建研建信(北京)认证咨询有限公司——绿色低碳工程技术中心,为建材企业、设计院、施工单位、开发商等提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绿色建材推广、绿色工厂评价、绿色建筑咨询等服务。 同时, <绿色低碳工程技术中心>开发了全国绿色建材产品库,全国绿色建筑项目库,以及相应的地图索引服务,为绿色低碳事业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及应用场景。
合作伙伴
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导未来三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绿色建材要坚持“统筹推进、双轮驱动、创新引领”的原则,到2026年,绿色建材全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2024~2026年年均增长10%以上。培育30个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建设50项以上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政府采购政策实施城市不少于100个。 实施方案围绕绿色建材生产、产品、应用和支撑四个维度,提出了“推动生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导未来三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6年,绿色建材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2024—2026年年均增长10%以上。总计培育30个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建设50项以上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政府采购政策实施城市不少于100个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国办发〔2024〕33号)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有关部署,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在前期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基础上,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进一步扩大政策实施范围
以“助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引领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为主题,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24(第二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于近日在郑州市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晖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为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多绿色宜居的高品质住宅,日前,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出台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结合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建筑节能降碳,加快推进建造方式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引领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根据方案,山东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城镇新区、城市更新重点片区按照绿色城区相关标准规划建设,鼓励工业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推动新建建筑节能降碳。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规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活动主题为“绿色建材进万家 美好生活共创建”,时间为2024年—2026年。 本次活动内容主要有七个方面:大力推进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扩大参与下乡活动产品范围;鼓励推动绿色建材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探索由“绿色建材产品”下乡向“绿色建材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特色乡村建设服务商”下乡转变;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牵头,组
发布时间:2024-04-09 17:14:54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8日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支持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对申请贷款购买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以及超低能耗建筑的借款人,给予最高贷款额度上浮,最高可上浮40万元。 此次征求意见的政策适用对象为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的缴存职工。 办法拟规定,对于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借款人,最高贷款额度分别上浮20万元、30万元。对于申请贷款购买A(BJ)级、AA(BJ)级
“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2022年3月目录一、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二)发展形势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重点任务(一)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质量(二)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三)加强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四)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五)实施建筑电气化工程(六)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七)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八)推进区域建筑能源协同(九)推动绿色城市建设四、保障措施(一)健全法规标准体系(二)落实激励政策保障(三)加强制度建设(四)突出科技创新驱动(五)创新工程质量监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9〕1696号)要求,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一、创建对象绿色建筑创建行动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绿色建筑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二、创建目标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新2024版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制造业倍增和服务业繁荣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通政发〔2022〕19号来源: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时间:2022-05-31字体:[大中小]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支持制造业倍增和服务业繁荣的若干政策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南通市人民政府2022年4月24日支持制造业倍增和服务业繁荣的若干政策意见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服务业持续繁荣,更深层次构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格局,现提出如下政策意见:一、强化项目引
关于印发《常州市节能及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的通知
关于组织2023年度徐州市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大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力度,有力促进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结合实际,提出以下若干措施。
吉林市支持碳纤维产业发展若干举措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关于“十三五”期间天津市节能与工业绿色发展先进单位创建奖励政策的通知
荆门市惠企政策指南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绿色建材产品星级认证是市监总局、住建部、工信部在原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基础上,依据《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市监认证【2019】61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生产应用的通知》(市监认证【2020】89号)等文件设立的,由国家推行的分级认证制度,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推动绿色产品认证在建材领域率先落地的重要举措。
PRODUCT RECOMMENDATION
绿色建材产品推荐:装配式细石混凝土钢筋桁架楼承板(免拆底模)、CABR/QDHF装配式高性能混凝土钢筋桁架楼承板
GREEN FACTORY
发展绿色工厂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的大趋势及政策导向,截至2023年5月,中国已基本构建起绿色制造体系,在国家层面创建绿色工厂3616家。
ZERO CARBON FACTORY
温室气体排放量按照二氧化碳当量(CO2e)计算,在尽可能自主减排(reduce)的基础上,剩余排放量实现由核算边界外的减排项目清除(removal),和(或)相应数量的碳信用抵消(offset)的工厂。
GREEN BUILDING CONSULTING
绿色建筑评级是指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根据项目满足控制项和评分项的程度,分别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个等级。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生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PRODUCT LIBRARY
《绿色建材认证中心》是由建研建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建研建信(北京)认证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旨在全面推进绿色建材认证业务在全国快速落地。
LEED CERTIFICATION CONSULTI
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于1998年建立并推行的国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的绿色建筑及城市认证体系。
WELL CERTIFICATION CONSULTI
第2版(以下简称为“WELL v2™”)是各建筑物和组织机构用于精心打造空间、提高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工具。WELL v2包含一套以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为支撑的策略,旨在通过设计干预措施、运营制度和管理政策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培育健康文化。WELL v2建立在创先性的WELL健康建筑标准第一版(WELL v1)基础之上,同时借鉴了全球的WELL用户、专业从业人员、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建筑科学家等各界人士的广泛经验和知识。
京ICP备2022018961号-1
400-100-9676